新闻动态

集中观摩大比拼 山东泰安新型工业化动能澎湃开新局
时间:2023-02-02 浏览次数:
内容类型:新闻动态

新春谋新篇,奋力开新局。1月27日至29日,春节小长假尚未结束,山东省泰安市重点项目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满意度测评活动就已经如火如荼全面展开。此次活动,旨在提振开局之势头、展示开局之作为,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积势增效,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攻坚热潮,用实干吹响节后开工“冲锋号角”,在全市树起创先争优抓项目的鲜明导向,确保实现开门红、全年红。

“泰安的短板在工业,潜力在新型工业化。”泰安市委书记杨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之后,我们决定摒弃过去高污染、高能耗的老路,聚焦新赛道、新风口,引导企业围绕产业升级、赛道拓展、科技赋能,走一条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路。

去年3月,泰安市拉开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的大幕。为此,泰安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深入开展“五大比拼、两大问效”活动,着力打造13条重点产业链,构建“441X”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高端化工4大支柱产业,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出版印刷、纺织服装4大优势产业和数字经济“1+X”未来产业做大做强。重点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项目策划水平不断提升,去年全年策划项目达到1580个,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22年,泰安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40%,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链式思维”催生优势产业积厚成势

链式思维是泰安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核心抓手。该市成立了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委员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链式布局。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链长,调动各方面主观能动性。过去的一年,泰安加快推动产业链从“零”到“链”的突破和从“链”到“群”的提升,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打造具有泰安特色的产业集聚品牌。

产业链的核心是“链主”,通过大企业的引领,将散落的企业“串珠成链”,有利于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位于岱岳区的绿色建筑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发展备受瞩目。依托龙头企业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岱岳区逐步积聚了泰石节能材料、联强远大住工、博罗石膏、长鑫物流等133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以绿色建筑新材料为主导产品的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互联网+绿色建材生产+服务”模式,形成了要素共享、管理服务协作的分工体系,对泰安市产业发展产生强大带动力。

选准产业赛道,锻造链式布局新优势。出版印刷是泰安四大优势产业之一。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及产业优势,泰安整合市直印刷企业资源,在泰山脚下建设出版印刷产业链“链主”——泰山新闻出版小镇。

据泰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斌介绍,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已有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人天书店集团等多家出版和数字印刷企业签约入驻,涵盖编辑、出版、印刷、发行、仓储、物流等新闻出版全产业链。

去年,泰安共引进373个产业项目,其中吉利远程本途新能源商用车是一个产业链招商的典型案例。这个项目充分利用周边的喷涂、冲压、焊接等生产能力,形成区域共享工厂,建立起企业协同、配套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去年12月23日,新泰基地下线了首辆新能源商用车。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轻客物流车本土配件率超过50%,可以节约近5亿元的投资成本。同时该项目还能够带动润通、德泰等200多家传统燃油车配件企业转型发展。

链式集群发展积厚成势。截至目前,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总数达到17家,居全省第4位;锂电新材料、智能起重机械、玻璃纤维新材料3个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高端化工、肥城市新材料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瑞福锂业、力博重工、泰山石膏、特变鲁缆入选省领军企业库……产业集群的强势崛起,是泰安推动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在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上求突破、开新局取得的显著成效。

新兴产业培育强劲动能

过去一个时期,泰安经济以煤炭、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重化工业占比达到75.2%,而且多数为初级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为走出对资源、环境的路径依赖,打开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泰安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积极聚力挺起振兴泰安的脊梁。

如今,在泰安,新旧动能转换的一端是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另一端是传统产业生命力被激发出来,依靠创新转型被赋予新的发展动能。

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设,肥城致力于打造千亿级“泰山锂谷”,而坐落于肥城高新区的蔚蓝碳中和科技产业园就是“泰山锂谷”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22年1月份开工以来,顺利完成了研发中心、钠电池、正极材料车间的建设工作。”肥城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说。“该项目抢抓行业发展起步期的有利时机,发挥充电快、成本低的优势,主打低速电动车链、储能领域等主流市场,预计可占据市场份额的20%以上。力争3年内打造成为产值过1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通过技术创新,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刀片电池’提供了自主研发的‘定制刀鞘’,目前,2023年企业手持订单销售额预估近5亿元。”在宁阳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全伟向记者展示了国内首条新能源汽车新型动力电池壳体生产线上量产的“定制电池壳”。新能源汽车刀片电池壳体智能制造项目由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元。2022年,投资2亿元新上高频焊接生产线5条及配套设施,形成年产3000万套的生产规模。

培育新动能正在泰安深入进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等产业蓬勃发展,一批医养健康项目建成并加快实施,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高点起势,赫里欧BIPV绿色智能发电材料产业园、蔚蓝科技钠离子储能新材料产业园、零碳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国泰大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向外汲取滋养,向内激发活力,逐步形成了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

“要加快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好企业,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达产、早见效。”泰安市市长李兰祥表示。

数字赋能增效迎来新突破

泰山区锚定“打造都市工业主阵地、当好工业产业‘路由器’”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特色优势明显的主城区条件下的现代工业体系,一个个新的技术创新、产业研发平台破土而出,迸发出勃勃生机。

位于泰山经济开发区的“泰山数谷”先行区项目,立足“数字经济聚集区”功能定位,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园区现有小巨人企业3家,瞪羚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6个项目入选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初步建成以数据基础、数字服务和数智应用产业相互支撑的完整产业链。

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就落地于泰山区。“中心在沿链破解纺织服装产业结构性难题上走在行业前列。”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董事长刘琳介绍。目前,该中心在多项前沿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发布标准19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加快高品质印染产品设计制造、印染智能制造和印染生产节能减排等技术创新,以先进印染技术自立自强推动行业向中高端迈进。

当下,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资源正下沉到产业一线,大大提高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中京智能产业园项目瞄准数字化经济、智能化制造;润声印务精装书立体书生产线智能化技改项目先后列装了德国、瑞士、意大利、日本等世界尖端的印装设备;晶优3GW光伏组件生产制造项目采用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应用,构建高度灵活的智能生产模式。这些企业通过实施数字化技改,破茧成蝶,突破重围。

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的背后,是优质项目对泰安产业发展环境的青睐。泰安市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把“链式思维”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同时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使得13条产业链活力竞相迸发,工业经济蓬勃发展。预计去年全市工业领军企业50强实现营业收入1740亿元,同比增长18%;营业收入过百亿的工业企业达到6家、产值过百亿的建筑业企业达到5家;预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3家;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3家,达到39家;路德新材料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石横特钢精品特种钢全流程智能示范工厂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我们将持续用力,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打造高能级科技成果转移地和创新要素承载地,推动泰安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实现‘ 双倍增’。”杨洪涛表示。(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通讯员 柳萍 李雪)

来源:光明日报

Copyright © 山东泰山索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岱道庵路162号

Tel:0538-8208777 Fax:0538-8291066 Email:tssdyyzx@sina.cn

鲁公网安备37090202000715号 鲁ICP备12005183

技术支持:泰安紫蜂旅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泰山索道(公众号)

泰山索道(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