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索检中心关于救援演练的要求,针对目前疫情发展有所缓解的现况,同时响应政府要求做好复工复产准备工作,桃花源索道站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利用索道对外停运时间,联合泰安市消防七中队的部分官兵于2月23日进行了联合救援演习。
本次联合演习中心领导和索道站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本着切实锻炼和提高机电人员紧急救援技能,提高整体协作救援能力的目的,结合管理站实际,进行了本次紧急救援演练。根据演习计划,桃花源索道站同时在线路两个地点进行了垂直、水平两种模式的紧急救援。垂直救援在2#支架至3#支架下行侧进行,水平救援在7#支架至8#支架上行侧进行,此次救援演练由张磊磊、李鑫尧担任主救援人员。通过此次演习,我们对新救援工具的功能与使用以及新式救援装备的使用进行了充分的学习,锻炼救援队伍,熟练操作程序,总结优化程序和装备配置,提升了紧急救援的实践操作水平。下面,我就本次联合救援演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演习总指挥宣读演习要求
练为战,演为战,练成精兵才是好汉。我作为主救人员,每一次演习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通过每次演习都能从中学到、体会到、感受到一些进步,当然也从中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不能回避,也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要有正视错误的勇气,更要有改正错误的信心,上一次担任主救进行救援演练时,在拆卸导向翼的时候,弄反了方向,导致螺栓打不开拆卸不了,急的自己一头汗,又在暗示自己冷静的想想哪里出问题了,后来一下子就转过来了,我平时都是从上往下检查抱索器,突然从下往上看,竟然一时没转过弯来,这种低级的错误说出去其实也挺丢人的,但错误就是错误,发现了就要改正,下次绝不可以再犯。
在这次的演习中,我要进行跨车厢救援,长距离的前进,牵引钢丝绳因重力会不可避免的进行下垂,不仅会与第一个车厢顶部产生摩擦,从而损伤车厢,也会因为挠度过大,下行中会因为角度等失去动力,下行速度也不再均匀,所以需要用扁带在主钢丝绳为牵引钢丝绳搭一个“桥”,但搭这个 “桥”,是主救人员在被悬在空中完成的。刚开始我没掌握单手搭绳的技巧,在空中耗费了大量的体力,但对讲机里的老同志给我指点了一下,一语点醒梦中人,我迅速掌握了技巧,并顺利移动至被救车厢。这其实也是一个失误,在这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下,不应只是凭借力气蛮干,而要多动脑子,换一个思维来考虑事情,只有转换思维模式才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通过救援演习,结合我们的自身实际,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完善救援方法,提高救援速度,节省救援人员体力,在外方交付的救援装备基础上,我们通过共同的商议和讨论,结合实际需要,对救援装备进行略微改动和增加,在一次次的演习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快速救援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在实际维护保养操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其他细节问题,如卷扬机的限位开关出现过问题,导致卷扬机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我们在进行水平救护时,要求卷扬机操作小组要携带必要的维修工具;我们进行拆卸导向翼时,导向翼的螺栓及垫片容易丢失掉落,所以我们要求主救人员随身携带几个螺栓和垫片;还有我们进行支架平台操作时,难免会不小心打断U型针,所以我们要求副救人员携带几个备用U型针及拆装工具。
结合中心提倡的“提升”精神,按照中心和管理站的统一部署,为历练年轻同志的意志,磨砺年轻同志的毅力,提高年轻同志的水平,锤炼年轻同志的技术,领导决定再次让我们年轻人担任主救,着力培养锻炼年轻人承担起索道维修保养的重任。我们一定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努力锻炼救援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做到练为战、战必胜。
通过本次联合救援演习,我们有效地培养了救援队伍的业务水平,通过与消防官兵的密切配合,提高了应急救援的工作默契。在本次联合演习中各方力量服从统一指挥、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安全、快速的完成了演习,有效的提高了紧急救援的水平和熟练度,增加了同事们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
水平主救在车厢顶部拆卸导向翼并安装抱索器拖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