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

关于6.13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的解析
时间:2021-07-23 浏览次数:
内容类型:技术交流

作者:郝曙光

6月13日6时40分许,湖北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发生燃气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举一反三、压实责任,增强政治敏锐性,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防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氛围。”据青岛应急管理公众号报道,在6月17日下午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对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的原因作出初步分析,部分问题触目惊心、发人深思,为深刻吸取教训,现就已公布的事故情况进行解析。

一、事故原因

事发建筑物为上世纪90年代初建造的二层建筑物,铺设在负一层中的燃气管道发生泄漏,因建筑物负一层两侧封堵不通风,泄漏天然气聚集,并向一楼二楼扩散,达到爆炸极限后,遇火源引爆。

二、事故细节

细节一:6月13日清晨5时38分有关方面接到群众报警:“在十堰市张湾区、雁湖社区、雁湖集贸市场、河道内发生燃气泄漏。”处置人员到现场以后发现了明显的泄漏,没有人去严格的管理、疏散现场人员,致使一部分农贸市场商户群众在街头围观张望,甚至又返回农贸市场去经营、做饭,结果6时40分,燃气达到一定浓度后,发生引燃爆炸。

细节二:发生泄漏的管道原为煤气管道,后转为天然气运行,由于煤气腐蚀性强,管道使用近20年后已经严重腐蚀。改为输送天然气以后,泄漏的风险更大,燃气公司日常维护不到位,同时还缺少必要的信息化监控手段。

细节三:责任单位十堰东风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于6月3日,刚对该段管道进行了巡查,没有发现违规违法的建筑和重大隐患。调查燃气公司调度台账,6月12日19时38分,位于十堰市的湖北医学院内刚发生一起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可能处理相对及时,没有爆炸。

三、问题分析

通过对上述事故主要原因及细节的回溯,可以发现造成本次事故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安全责任没有落实。安全生产事故一个突出特点是责任层层失守,十堰爆炸事故再次验证了这一特点,事发区域地下燃气管道违规敷设、管道腐蚀严重、安全检查大意、应急疏散管理懈怠、燃气在线监测设备缺乏等安全责任的缺失,反映出在建设规划、生产管理、日常监督、处突体制和机制各个方面存在着问题。

(二)应急响应管理松懈。该次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现场人员疏散、管理不到位,客观上是清晨集贸市场人员较多,但主观上暴露出应急处置组织不严密,执行不严格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是思想麻痹、责任不明、响应不科学等方面不足,同时也折射出安全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漠的问题。

(三)风险排查流于形式。对于该处出现的风险,6月3日的巡查和6月12日的泄漏,都没有引起有关方的重视,是检查、维护人员没有到位,还是该类泄漏经常发生,已经习以为常,尚不得而知,但结果是错过了对事故发生进行有效控制的时机。

(四)安全治理投入不足。据报道,引发事故的燃气管道使用近20年,近年发现管道已经严重腐蚀,此外,该处燃气管道没有在线监测及中控设施,风险问题仍需要人工排查。

四、经验借鉴

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各行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显性不安全因素已经较明确,国家、行业均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安全管控,按照国家规范,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严把责任关口,落实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出现事故风险、人员损失的概率会大幅降低。

(一)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1.掌握风险要素。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原则,认真摸排本单位、本岗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精准摸清各类风险的全要素信息,建立重大风险专项档案,准确记录重大风险地理位置、危险特性、影响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后果等基础数据和信息,做到各类风险底数清晰。

2.压实安全责任。按照隐患治理范围,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责任人、落实人、监督人,划定安全风险归属管理、日常控制、具体化解、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标准,解决“谁管”“谁干”“谁把关”的问题;探索安全生产问责追责制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溯源排查,责任到人,彻底整治;持续优化安全检查的方式方法,提高检查的参与性和渗透性,促进安全检查在基层的全覆盖;不断细化日常安全记录,逐步完善高风险时段图文、影像资料记录,以备总结和倒查;继续强化安全值守责任,对安全生产高风险时段、流程保持警惕状态,确保安全风险处置及时、应对得当。

3.组织安全教育。保证职工安全培训质量,使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二)加强风险动态跟踪管控

1.不断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定期开展对安全风险的预研预判,及时掌握重大风险演变状态,做好应急指挥、人员、物资准备;不断优化应急响应,强化外部风险联动机制,持续完善内部指挥系统;注重安全防范措施信息化、科学化的投入,积极发挥新技术、新技能对安全生产的贡献作用。

2.制定各类安全清单。为保障应急状态下,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应建立完善各级重大风险基础信息清单、责任分工清单、防控流程清单、应急处置清单等文件,并将主要内容张贴于处置现场,通过日常熟练,关键时刻能够按部就班进行作业,避免工作流程的疏漏和盲目。

3.持续关注风险点的变化。对影响自身安全生产的外部因素,既要广泛认识此类风险因素的直接影响,保持重大风险动态监测预警,按照事前预判准备、事中现场管控、事后妥善恢复的三个阶段,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同时,也要有序开展风险因素次生破坏的分析,广泛开展关联性研究,围绕其对“人、财、物”造成的间接性破坏进行治理,防止连锁反应引起的风险危害。

(三)构建权威应急管理体制

应急管理的权威性体现在社会联动体制和联合救援机制两个方面。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政府和安全管理部门向可能受到影响的社会公众发出警报,利用其权威性向社会公众提供可信的信息,促使公众及时采取避灾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损失。应急响应过程中,应由联合救援中的强力部门采取令行禁止的强制措施,以控制事态发展、减少各类损失。在突发情况下,合理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十分必要,但同时也要考虑妥善安置和广泛动员,促使应急处置得到救助对象的支持和理解,形成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局面。

进入新时代,“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安全生产工作担负着更大的历史责任。生产过程与安全风险永远相伴而行,安全治理不会一劳永逸,不安全因素交错激化、不断积累的复杂影响长期存在,切实总结各类事故前因后果,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的改进工作,将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Copyright © 山东泰山索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岱道庵路162号

Tel:0538-8208777 Fax:0538-8291066 Email:tssdyyzx@sina.cn

鲁公网安备37090202000715号 鲁ICP备12005183

技术支持:泰安紫蜂旅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泰山索道(公众号)

泰山索道(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