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曙光
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泰山索道运营中心迎来安全运行37周年的重要时刻。
37年来,中心始终以敬畏之心面对安全,坚持推进安全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稳固的运行保障机制,有效遏制事故发生——这是励精图治的37年。
37年来,中心安全完成中天门、桃花源索道技术更新改造,持续科学管控各类事故风险要素,始终保持索道运营安全稳定——这是不辱使命的37年。
37年来,中心安全生产成果和经验得到广泛认可,连续多年荣获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落实示范单位、景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这是成绩斐然的37年。
紧跟时代要求,牢记使命担当,是中心37年保持安全生产稳定的根本。进入新时代,中心认真贯彻“安全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生命至上”思想,深入把握规律,精心统筹谋划,全力提高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 ,为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生命至上”是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鲜明特色,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强化理论武装,全面谋划安全工作。中心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扎实开展“安全发展理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深入实践,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全力推进“管理、能力、效益”三大提升工作,精心组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着力实现风险管控关口前移、精准施策、源头治理,切实提升事故预防能力,让党的先进理论在索道安全生产工作中落地生根。
把握主要矛盾,落实安全生产要求。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安全和健康是重要的保证。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中心安全生产工作中矛盾因素仍然比较突出。对此,泰山索道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变化”和历史阶段“没有变”对安全生产的新要求,直面差距、狠抓短板,努力为保障广大游客平安幸福地享有社会发展成果作出积极贡献。
牢记历史使命,勇做行业规则探索者。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历史使命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稳固可靠的安全生产基础。中心积极回应使命召唤,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为契机,勇于探索、真抓实干,在国内索道行业率先完成双重预防体系的构建,基本形成辨识影响索道安全风险因素、有效阻断隐患向事故演进路径的安全治理体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得到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高度评价,为我国客运索道安全管理提供了鲜活的“泰山经验”。
二、扎实构建党政领导干部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2015 年天津港“8.12” 爆炸事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将党政领导安全生产问责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安全保障措施。中心主要负责人担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规划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年初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层层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同时,中心每周组织例会强调和部署安全生产工作;执行下基层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建立定期设备运行评价制度,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硬件保障水平;强化安全教育和应急培训;积极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形成更为快速、有力的应急响应能力;统筹重大设备改造、维修项目,制定详细的安全工作方案,靠前指挥安全工作,全程实施监督与控制。
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深入管理工作一线。中心实行领导工作现场驻勤值班制度,扎实开展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督检查。在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针对游客集中出行带来的索道设备、运营服务压力,以稳定运行为重点,着重监督检查人员到位、器材准备、设备工况等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在暑期、冬季等灾害气象频发时期,针对高温酷热、强降雨、大风、雾雪等恶劣天气,着重监督检查除雪防冻、防风防雷、设施维护等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健全安全监管队伍,构建网格管理机制。中心在基层设置安全员岗位,形成条块明确、责任详实、落在现场的管理网格,使安全责任逐级分解,聚焦具体任务,实行精准监管。随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到工作现场、具体操作,安全成效在工作一线显现,安全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得以落实。
三、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要素管理,落实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进入新时代,中心进一步加快安全发展理念从宏观目标向具体实践的迈进,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安全双重预防体系的创建,探索出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经验,引领国内客运索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走向深入。
贯彻执行安全发展理念。进入新时代,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出游人数逐年递增,节假日游人高度密集。以2019年为例,中心年运送游客390万人次,平均每天1万人以上,高峰时段每小时约有5000 余人在空中。能够实现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得益于中心始终秉承“生命重于泰山”的思想,一以贯之的坚持源头治理,重视分析研判风险,始终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前面,从根本上建立风险预防控制体系,不断提升作业活动的安全能力。
广泛推进风险点辨识。风险点泛指在作业中固有的、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物体、工器具或行为等,当原有稳定状态打破,风险源就转化为隐患。全面辨识风险点,采取措施保持其状态稳定,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为此,中心采取全区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多维视角开展安全风险辨别,全面识别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同时,注重风险点动态变化与交错叠加下次生风险的排查,如雷雨天气下,河道、危石对设备运行的影响等,力争全面掌握风险点变化。此外,打破安全管理思想局限,动员全体员工参与,一体推进不同岗位、不同状态下的风险点识别,充分探寻风险点存在的不同形态,力争整体掌握中心所属区域风险点分布。
对风险点分级管控。通过编制管控清单对风险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级,按照不同颜色标注风险等级,是风险管控的有效方法。目前,中心科学划分风险管控区域和风险类别,以风险矩阵分析法和工作危害分析法为依据进行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统一风险等级和管控层级标识。通过认真梳理、整合优化后,确定风险点341个,其中重大风险点(红色)74个、较大风险点(黄色)80个,一般风险点(蓝色)187个,对应风险点的三个等级,形成中心级、管理站级、科室级(包括班组和岗位)风险管控三个治理主体。同时明确管控重点、管控机构、责任人员等相关内容。在工作现场对辨识出来的风险制作醒目的风险告知警示标识,张贴、悬挂于风险点所在区域、部位及其它醒目位置,充分发挥安全警示的作用。
四、通过提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安全生产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各个方面问题和各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安全治理要从单一安全监管向综合治理转变。
对风险点持续关注。安全生产有其内在的规律,在关键时期,对复杂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和观察,有针对性的实施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阻止风险向隐患、事故的转化。中心建立“灾害天气会商制度”“节假日指挥部”“设备定期安全评价会议”等管理形式,针对重要环节、阶段开展科学预防管控;健全数字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监控管理全覆盖;推进钢丝绳绳位监测系统、运动部件铁谱分析等技术革新,对重点设备动态变化持续关注;中心各级定期、不定期组织综合检查、专项检查,第一时间掌握隐患出现、危害影响、变化趋势,并提出隐患整改的目标及要求。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了中心对安全生产工作源头管理的目标。
隐患整改彻底落实。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初始状态,及时处置是效果最好的安全治理。因此,发现隐患、整改隐患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为此,中心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登记台账制度,构建对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报告、治理、验收、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意在彻底消除隐患风险,实现隐患控制的高效能。在隐患整改过程中,坚持“能立即整改的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限期治理”的原则,压缩隐患存在的时段,对暂时难以消除的隐患,在没有完成治理整改之前,所在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应急措施,落实到人,演练到位,最大限度降低隐患带来的安全风险。
应急救援队伍有力。应急管理是防止事故扩大伤害、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心始终把应急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持续强化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中心各管理站定期举行应急救援演练,通过实际操作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开展水灭火系统、各类灭火器材培训学习,提高技能水平;同时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状况,切实提升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五、注重构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机制,保持长期长效治理
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重要而又特殊的工作,追求的是“从零到零”的过程,形成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工作机制,对实现安全生产稳定至关重要。
不断完善制度管理。年初,按照中心制度建设的部署,完成了新一轮的制度建设,安全监管方面新建修订制度145项、8万5千余字。
深化业务技能培训。中心围绕“重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工作目标,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有针对性做好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唤起大家强烈的安全责任感。推进校企合作,扩展技能学习科目种类;完善岗位考核,将实演实训引入日常管理;加大与设备制造厂商、业界同行的技术交流,进一步丰富安全知识储备;主动拓宽工作视野,组织跨行业学习,力争全面吸收安全经验;根据防疫新常态要求,在巩固消防、反恐等安全管理技能教育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公共卫生、防疫安全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促进安全生产管理范围实现更广覆盖。
浓厚组织文化氛围。中心始终坚持文化育人的原则,不断烘托安全生产工作氛围,通过“家园文化”、“班组文化”等形式丰富安全文化载体,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积极开展评先评优等活动,树立安全先进标杆;通过《求索》刊物汇集安全管理的新做法、新成果,促进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制定奖惩办法,奖励在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积极参与行业学术交流,中心在索协组织的各类论文征集活动中,论文入选数量、获奖数量多年位居前列,多次参与各类标准的起草和修订。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回望37周年的发展历程,泰山索道人始终牢记党的嘱托,不负人民的信任,以艰苦卓绝的努力、胼手胝足的奋斗,肩负起安全生产的光荣使命。
新时代,安全生产使命依然重任在肩,奋勇担当精神仍需大力弘扬。泰山索道人将继续保持如履薄冰的谦虚谨慎,一如既往的主动作为,持之以恒的精益求精,在新长征路上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谱写好“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