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嘉琳
“笑是生活的解药”,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它作为《脱口秀大会》第二季最后一期的主题。看到这句话时,眼前一亮,心头一颤,它完完全全的说到了点子上,也说到了我的心中。微笑,它是一个动作,一个需要肌肉收缩的简易动作;它是一个反映,一个表达内心积极向上的反映;它还是一种语言,一种传递友好礼貌的语言。“微笑服务”一直是我们工作的规范,代表着我们良好的业务素质。
寒冬散去,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疫情终于有所好转,人们的生活也终于回归正常。为了保护游客以及我们自身的安全,口罩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物品,男女老少都佩戴着口罩出行,只露出一双眼睛。可是不要忘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有的喜怒哀乐通过眼睛也都是可以看出来的。长期把口鼻包在口罩里,难免会压抑不舒服,所以个别游客就会把口罩扯到下巴上。“先生/女士,请把您的口罩戴好”,这句话应该是我除了“请把包过安检”之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了吧。
一次有个小男孩,背着书包从下面走来,还没用我说,就自觉地把包放在了安检机上。肉肉的脸蛋露在外面,着实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小朋友,把口罩戴好哦。”他可能是被我用喇叭说话吓到了,一脸惊恐,我笑了笑,“你的口罩呐?”看到我笑了,他也放松了警惕,笑着和我噼里啪啦解释了一通。他妈妈在后面,还没跟上来,口罩在他妈妈那里。看他虎头虎脑的样子,真是招人喜欢,我抑制不住的散发着姨母笑,“那你在这里等等她吧。”他调皮的把手捂住嘴巴,假装自己戴了口罩。“妈妈,阿姨说要戴口罩哦。”“谢谢啊,孩子刚刚嫌热,把口罩摘了。”“嗯,戴上吧,保护好自己呀,小朋友。”“谢谢阿姨。”戴上口罩后,小朋友的眼睛里透露着天真无邪,即使盖住了嘴巴和鼻子,但我看得出来,他调皮的笑了。
随着游客日渐增多,三人在岗的工作模式也逐渐恢复,在室外做引导,又一次拉近了我和游客的距离,微笑服务也又一次贯穿在了我的日常工作中。偌大的安检机摆在那里,却总是有游客选择视而不见,需要你大声喊着他,再被大老远叫回来放上包。“女士,女士...女士...女士...女士!”一连串叫了好几声,她才慢慢的回过头。“您的包,过安检。”也不知是装没看见,还是一心只想坐上心仪已久的索道,冲昏了头脑,“不好意思哈,没看到。”她笑着跑过来,听话的放上包。“伸手不打笑脸人”,皱紧的眉头突然解开了,“没事没事,往前走吧,过了安检,里面检票上车。”不管怎样,还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微笑服务,形形色色的游客面前,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笑脸,没有人会反驳一句温柔。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妙计,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那盒治愈你我的解药吧。
古往今来,时光的轴轮还在向前滚动,不论多么长远的距离,不论多么久远的时间,都不会阻隔微笑。古之,面对周瑜的百般为难,诸葛孔明始终微笑视之,才有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而今之,面对游客、面对生活,学会微笑待之,会有温暖,会创造和谐。
笑是生活的解药,那就笑一个,让微笑去治愈你我吧。